江朝瑞:推OGS/TOL迎战单片式触控

发表时间:2012/5/16 浏览:13023

标签:触控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控面板朝单片式结构发展,对于传统擅长贴合的触控模块厂,形成严峻挑战。触控面板大厂TPK宸鸿董事长江朝瑞指出,各种触控技术在应用面导入时,其实各有考量,例如信赖度等等。目前TPK宸鸿在OGS(One Glass Solution)和TOL(Touch on Lens)等单片式触控技术都已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甚至还开发出用射出方式将触控sensor与表面玻璃结合新技术;他深信,TPK未来在单片式触控技术市场,仍有很大的竞争空间。

以下为本次采访纪录:

问:单片式、内嵌式(in-cell)等新兴触控技术崛起,TPK宸鸿的因应之道?

答:任何触控技术都不会独揽天下,就像过去的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等许多触控技术同时并存,而且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产品领域。即使in-cell触控技术一定会量产、未来in-cell将会取代一些原本的旧触控技术应用,但那可能只是一部分。整个触控技术主流到底如何,可能还要2年时间才会进入决战期(预估约落在2013-2014年)。

大家以为OLED是省电的,但其实不对,当他是全白的,会比LCD增加4倍的耗电量。LCD今天要制成in-cell,看起来很容易,其实技术面还有很多因素要考量,开口率大约6%,这意味着当背光打100%,就只剩下6%,省电和耗电量一直在进行拉锯。如果LCD制作成in-cell触控面板,开口率可能剩下4.5%,耗电量进一步提高。使用上,除了信号之外,整体重量可能变得更重,还更耗电。

in-cell技术的发展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薄,但in-cell触控面板还是要保护玻璃,也就是说如果把触控sensor整合到保护玻璃、制成OGS,其实也可以达到和in-cell触控模块差不多的薄度。

TPK宸鸿目前在OGS(One Glass Solution)和TOL(Touch on Lens)等单片式触控技术都已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甚至还开发出用射出方式将触控sensor与表面玻璃相结合的新技术(已取得专利、但预计还要2年时间才会成熟)相信TPK未来在单片式触控技术市场,还有很大的竞争空间。

另一方面,现在发展in-cell触控技术的都是TFT-LCD液晶面板大厂。但是,触控面板系属少量多样、客制化的商品,无法库存,而且提货时间要配合客人,产品弹性很重要,没有多少公司能够有把握多少零件在多少年内用完。这些不确定性,对于TFT-LCD面板厂的运筹来说,会是很大问题。

预期G/G、G/F/F、G/F、Touch on Lens、OGS等多种触控技术都会长存,但是不同的客户、产品、成本要求,TPK宸鸿必须与客户经过充分的讨论,看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决定哪种(触控)技术最适合。因为,以OGS触控技术为例,基本上OGS现阶段的成本如果要做到和传统触控面板一样,玻璃强度会降低。但如果玻璃强度做到跟传统触控一样,价格反而还更贵。

整体来看,其实触控应用市场成长的空间,远大于in-cell触控技术可能对TPK宸鸿带来的潜在威胁。如果TPK宸鸿适当去减轻手机产品应用比重,往其他新应用市场发展,或许可能会带来更大收获。

微软Windows 8及大尺寸应用,今年对TPK宸鸿的贡献如何?

答:微软Windows 8是预计从2012年第三季才开始,因此,今年对于TPK宸鸿的贡献比例、(各项产品)合计应不会超过5%。但是如果Windows 8新机种推出后的反应很好,则2013年来自Windows 8应用产品的业绩贡献比重可能拉高到20%。

联想32吋、37吋,日系品牌和台湾品牌的笔记型计算机已经都有产品采用TPK宸鸿的触控面板,但中大尺寸触控应用其实是现在才刚刚开始,未来还要靠客户的软件与硬件相互配合。

问:客户集中风险如何改善?大尺寸生产有无瓶颈?

答:世界上不会永远只有一家公司独大,其他厂商也要过日子。大家用的触控技术一定不会都一样,最后到底谁会赢、谁会输,还不知道。过去很多厂商没有注意到触控应用带来的杀伤力,但今年以来有很多客户来TPK宸鸿拜访,希望双方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

初步来讲,5吋以下产品多适合采用G/G、G/F、TOL触控结构,5吋以上的中尺寸产品应用比较复杂、加上不同的设计,各种触控技术都可以应用。但因制程特性不同,一旦触控面板尺寸超过12吋,可能就比较适合用薄膜型技术来做。

问:TPK宸鸿获利优于同业的原因何在?有何优势?

答:TPK宸鸿就赢在专精,长期以来专注于触控技术,把专业做到最大。当然,成功的条件,往往七分努力、三分运气,TPK宸鸿很努力,但是运气也很好。TPK宸鸿其实不是靠某一家公司(Apple),而是赚到了时机。

首先是人,人要对,不然怎么努力也没用。TPK宸鸿有很多专业触控人才,共有20多个副总,分工很细,每个人有不同的工作。TPK宸鸿有500名台干,2000名陆干。TPK宸鸿的台干只是画龙点睛,陆干基本上已经都可以做到台干的工作,因此对其他竞争者来说,TPK宸鸿光是干部工资就比同业省钱,不论是台干、陆干,只要能好好地干就行了。

时,TPK宸鸿也落实企业理念“新、速、实、简”,也就是创新、速度、踏实、简单。只要客户有新需求来找上TPK宸鸿,TPK宸鸿就会很快做出样本后,也许同业要1个月送样,但TPK宸鸿可以只要2-3周(最新目标是10天送样),投入量产后、良率又可以快速从80%起跳。

当然,对客人来说,产品永远都太贵,老外客户来访总是喊“太贵、太贵”。但只要是TPK宸鸿合作的客人,在新产品推出上市后,绝对不会发生零组件(触控面板)供应不及的情况。像TPK宸鸿的工厂生产设备,有些机台1台就要价上亿元,1个楼层的设备可能就花掉10亿元,因为规模也很重要,前期投资的钱一定要够。

同时地点也很重要。目前TPK宸鸿在厦门工厂面积庞大、员工近5万人,如果在台湾,不仅没有这样的土地,员工恐怕4-5千人也找不到。国内工资再涨,也比台湾便宜。如果台湾要在往制造业发展,那是走回头路,台湾应该要朝服务、研发、生技发展,会比较有前途。

虽然国内很多地方不时传出的缺水、缺电、缺工等问题,但是厦门这里不会有缺水缺电问题,只有缺工情况偶尔会发生。不过,TPK宸鸿算是厦门这边最大的雇主之一,如果发生缺工问题,政府会帮忙。倒是人才常常被挖角,所幸高阶团队很稳固。台商在外打拼,很多时候就是“脚踩别人的地,头顶别人的天”,做事情要小心谨慎看着办。但是厦门这里不会这样,(投资环境)很有规范。

问:毛利率到底多少才会赚钱?

答:基本上,一个公司的基本开支大约(占营收比例)6%-8%,包含设计制造开发生产等等支出,将来如果还要继续投资、研发要花钱,8%-10%(占营收比例)开支跑不掉,所以如果要赚钱,毛利率起码要10%以上,要多赚点钱,可能毛利率要达到16%-18%。

TPK宸鸿要做中高阶的产品,低阶产品留给竞争对手去做。而且TPK宸鸿坚持价格政策(不愿意乱砍价),如果企业只会降价抢单,最后可能就要自杀了(无利可图)。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