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手机疲软变身代工工厂

发表时间:2012/12/23 浏览:12436

标签:波导手机 代工厂  所属专题:代工厂专题

        “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个曾经试图成为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品牌,如今似乎已经没有了攻击性。近日有媒体称,自2009年后,波导股份依靠变卖资产、政府政策性补贴和对外放贷收息等非经常性项目成功扭亏为盈,并帮助公司完成了“脱帽”。 

        随即,在波导股份第三季度财报中发现,今年1-9月份,波导股份对外发放委托贷款产生的收益约1040万,占营业利润5133万元的两成。另据报道,委托理财也成为波导另一盈利来源,2011年,波导股份完成了44次委托理财,合计金额高达17.66亿元,实际收益601万元。 

品牌商转型海外代工工厂

        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手机业务,波导股份近三年来的手机销售已出现了急剧下滑。数据显示,2010年,波导股份的手机及配件的营业收入分别9.81亿元,同比下降10.6%;而去年,公司的手机及配件业务的营收只实现了4.92亿元,同比下降程度高达49.77%。 

        据媒体报道,身处前有苹果、三星等品牌厂商棒打,后有山寨手机冲击的环境下,目前波导股份已由品牌厂商转型为代工厂商。其境外业务主要是与非洲、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海外手机贸易商合作,向他们提供手机配件的设计、生产等业务。 

        在2008年,深陷亏损泥潭的波导股份将与法国手机厂商萨基姆合资公司的股权转卖。相应地,波导股份收缩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手机出口量也随之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了国产品牌厮杀的战场,价格战非常激烈。波导股份自身的品牌优势不强,相对于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商来说,也缺乏与国外运营商合作的基础。 

        据波导股份2012年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在主业约3.9亿元的收入中,境内收入仅7348万元,占比17%,境外收入约3.2亿元,约占75%。有媒体分析称,目前,波导股份手机主业收入中近八成的境外收入仍可能继续下探,而在中国庞大的手机市场,上半年波导手机在境内近7000万元的收入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外放贷谋出路 

        2011年年报显示,波导股份对外发放委托贷款产生的投资收益为2258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6%,而净利润仅为1620.6万元。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委托贷款收益的话,波导股份去年将出现亏损。 

        今年上半年,波导股份对外发放委托贷款产生的收益约736万元,超过营业利润3466万元的两成。纵观近年来波导股份的财报会发现,对外发放委托贷款这项非主业在营业利润中的占比一直较高。 

        于此同时,波导股份在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业务上可谓是“火力全开”。去年全年,波导股份共开展了44次委托理财业务,合计金额达到了17.66亿元,实际获得收益601.01万元;此外,去年公司还有1次委托贷款业务,预期收益也将达582.5万元。 

        这样一来,波导股份在去年营收同比减少4.41亿元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增长了1789.27万元。不难发现,公司频繁开展的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业务,是去年盈利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7月16日,波导股份更是发布了“脱帽”公告。有分析师表示,“仔细分析,手机业务依然不振的波导股份,其3年来的‘摘星脱帽’过程中,始终与公司的委托贷款业务密不可分。不过,波导股份采取这样的经营策略不是长久之计。”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曾表示,波导放贷并不新鲜,从去年开始,上市公司中就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放弃主业而做委托贷款的群体。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还是可以从银行拿到钱的,拿到钱如果投入主业可能亏钱,而若拿去放贷,则可以稳赚。 

        波导股份董秘马思甜也表示,公司有闲置资金资源,社会上也有资金需求,放贷是对金融机构的拾遗补缺。 

        有分析人士则认为,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其实有很大的资金去做一些类金融平台的事情,但这样会助推产业的不良结构,“有钱还是要投在主业上,基业长青。”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