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转型升级影响未来中国代工模式

发表时间:2013/3/25 浏览:10680

标签:富士康 代工  所属专题:代工厂专题

        鸿海精密旗下的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等产品代工企业,生产全球将近一半的电子产品,离开富士康,包括苹果、惠普、戴尔、任天堂、诺基亚和索尼都将立即缺货。富士康连续9年居中国大陆出口企业200强榜首,2011年公司出口额达1117亿美元,约占大陆出口总额的5.9%。目前,富士康的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两年多来,富士康在转型升级方面可以说动作不断,由于其巨量的企业规模,能否成功转型将对未来中国代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富士康逐渐向制造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1988年,鸿海精密在中国大陆成立富士康,到如今已是二十多过去了,随着富士康日益发展壮大,其代工模式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爆发“坠楼门”,13位年轻员工殒命,富士康受到千夫指,由此引发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大讨论,低附加值的企业代工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质疑,也成为了中国高层制定国家二十五规划前凑。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经济转型升级成了国家战略,随后广东省政府“腾笼换鸟”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出台,打破了中国大陆原有的企业代工模式格局。在此背景下,富士康从深圳向中国内地的产业大转移开始了。
 
        富士康工厂自沿海内迁,西进重庆、成都、武汉、衡阳,北上太原、郑州、天津等地,但产业的转移,并不代表代工模式的转变,随后爆发了太原工厂工人大规模群殴事件、郑州工厂员工与保安冲突事件、烟台工厂的童工事件等,除了自身弊端外,大陆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涨,而客户的利润率翻番上涨,富士康的利润率却从6%下降到2%。在企业成本高企压力下,其毛利率被不断压缩,今年一季度其营业利润率跌破1%,仅0.9%。这迫使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其不得不考虑改变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近两年郭台铭动作频频,布局大陆,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收购、参股上游企业,建立研发地基等增加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开拓终端零售版图,打造品牌,增加利润空间。
 
        在企业布局、向制造业上游延伸方面,富士康的产品大多转移到内地工厂生产,深圳的富士康转成产品研发中心;同时在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区建设富士康总部大厦,主要是企业的创新型技术研发,主攻中国大陆市场和重视消费者服务,未来还将在上海闵行区闵北工业区华漕镇设立富士康电子商务总部。2015年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大陆的营运中心和长江三角洲研发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内地各地的工厂开始转变生产方式,斥巨资研发工业用机器人,来代替简单重复的工作岗位的工人,提出3年引入100万台机器人(Foxbot)战略;在上游产业领域,2012年3月底,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通过增资获得日本夏普公司10%的股份,同时购买夏普最高端的位于日本十代线面板厂一半股权,加上旗下奇美电子的面板业务,面板产品除了自己工厂以优惠价格自我消化外,面板产品还为自己在带来较大的收益。此外,富士康还从电子产品组装加工业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房地产业,进行了产业多元化投资。
 
        从富士康种种动作看,其正从外销出口导向型企业,向科技内销服务型企业转型。 在下游零售终端方面积极的开拓。目前,布局的四枚棋子已经落地:在一线城市与麦德龙合作的电器城万得城;主攻专业IT卖场的赛博数码广场;让百万员工参与力图覆盖三线乃至“六线”城镇的万马奔腾电器超市;借助大型商场超市扩张的敢创数码;另外在上海试点电商新平台搭起一个从零部件到消费者整个产业链新的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并得到了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B2C电子商务网站飞虎乐购也是富士康电子商务平台的一部分。
 
        在打通上游面板资源和下游通路之后,拥有了面板、制造、终端,富士康唯一缺的就是品牌。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电视整机品牌“睿侠”。这是鸿海旗下赛博国际控股公司与美国RadioShack数码零售连锁店共同注资成立合资企业——睿侠。RadioShack是一家有90年历史的美国连锁品牌,目前在全球拥有7000多家“电子服务便利店”。睿侠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家店开在上海市徐汇区。“睿侠”是富士康与夏普合作十代线后,首次推出自主品牌的60英寸LED液晶电视,“睿侠”成为了富士康工厂生产的产品又一“出海口”,此外还在北美控股彩电品牌VIZIO,据群智咨询的数据,VIZIO去年前三季在全球彩电市场的份额为2.8%,行业排名第十几位。目前,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彩电市场,VIZIO已经在北美彩电零售市场名列前茅,富士康也想在中国市场有所突破。
 
富士康转型升级还在路上
 
        两年过去了,富士康工人薪资涨了,工厂迁了,渠道大力开拓了,科技投入增加了,机器人大力研发了,转型成绩却喜忧参半,勉强达及格线。梦想整合产业链,建立一家垂直型大型企业来对抗韩企三星,但效果并不明显。飞虎乐购商务网站的杜家滨、程天纵等核心高管离职;富士康国际营收额下滑、零售业事业陷入僵滞;机器人研发及引入遇阻;入股夏普多有不畅等,让富士康转型升级之路充满坎坷。
 
        代工企业利润微薄,富士康一直想立足自身的模具研发、制造、组装优势,由代工企业不断向两端相对高利润环节延展。这一转型升级之路大方向对的,走下来并不容易,其中最倾注心血的当属万马奔腾计划和飞虎乐购。万马奔腾计划曾喊出了三年内开出万家门店的豪言壮语,但效果并不理想,万马奔腾在全国最多仅开出280家,至少20家店面因亏损严重而选择关闭。三年万家门店的愿景与现实相差太远。而飞虎乐购年销售1亿多元,虽不亏钱,也不理想。其他如万得城、赛博数码和敢闯数码经营也是平淡无奇。赛博数码还算可以,但在全国30多家卖场显然满足不了富士康的胃口;敢创数码店中店模式虽然比较灵活,但是发展速度还是不快。此外,睿侠电视作为一个新生品牌,富士康的在国内市场至少面临品牌、价格、渠道三重挑战。
 
        看来,富士康的零售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代工模式之变
 
        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代工模式”掌握全球40%~45%的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在中国内地拥有超过30个园区100多万员工的富士康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中国代工模式的走向。
 
        2013年富士康停止招工,加快企业转型:一方面代工制造业转往内陆、东南亚等地;一方面推出“瘦身计划”,以转型研发中心龙华厂区为例,被要求在1~2年内员工从40万减少到15万,完成产业转型。像成千上万的中国代工企业一样,富士康承担着国际化供应链中最辛苦的工作,得到的是最小比例的回报。能否解决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代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改变其生产方式,成功转型升级牵涉到“中国代工模式”的未来。
 
        从效果上来看,富士康围绕技术研发的举措并不明显。无论是选择进入房地产业还是光伏产业,充其量只是产业多元化,分散风险。而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在现有的制造产业基础上向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实现利润空间的增加。而富士康转到其他行业的“突围”方式显然只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富士康如果不能借经济低迷时期完成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战略布局,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富士康的未来仍然堪忧。
 
        从目前看来,富士康已经在转型的路上。在“产业技术转型”方面,富士康成长模式由原来的工厂-技术-贸易导向,转型为贸易-技术-工厂导向,在营运策略上加大商贸的市场扩展、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技术升级与自动化,未来工厂的运作在环保方面按照产业最高标准执行。
 
        富士康作为中国众多代工企业代表,因在内地的庞大规模使它的转型升级之举影响深远,代表了中国代工模式的发展方向,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了中国众多中小型代工企业必然要面临选择。
 
中国代工模式之变或许才刚刚开始。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