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

发表时间:2011/8/28 浏览:8294

标签:光电产业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日前,赛迪顾问在北京发布《中国光电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对产业区域分布、空间演进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介绍了重点区域/城市的北斗与光电产业发展现状,对中国北斗与光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在发布会现场,记者采访了赛迪顾问基础电子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王勇,他对未来中国光电产业的“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四大区域集聚发展

    目前中国光电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发展态势。根据《中国光电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显示,以平板显示和LED产业为代表的中国光电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从光电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上来看,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东一中”两带的产业布局,即西起成都、东至合肥的光电产业“中部产业带”,以及北起大连,南至珠海的光电产业“东部产业带”。
    王勇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由于地理环境和产业基础的差距,这四大区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连、济南等城市为核心的光电产业聚集区,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环境,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智力保障。
    长三角地区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光电产业集群,在研发、制造、应用等各个产业链环节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全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和模组产业基地分布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地。在LED领域,长三角是中国较早发展LED的区域之一,拥有上海、扬州两个**的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电子整机生产基地,特别是在LED领域,珠三角是全国最大的LED封装基地,目前,广东LED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约占全世界的50%,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中西部地区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南昌、合肥、武汉、成都等产业基础好,发展较快的城市具备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光电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梯度转移越来越快

    谈到未来光电产业的空间演进,王勇说,中国光电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从沿海到内地梯度转移”的趋势,一些经济比较发达、产业配套环境较好的内地城市,将最先承接到光电产业的转移;地方政府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产业汇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王勇认为,未来演进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持续承接国外先进地区的光电产业转移。产业持续向低成本、更接近需求的地区转移,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持续路径。随着产品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光电产业快速兴起,并继续沿袭传统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基本路径,而且其转移进程更加快速、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随着对国外光电产业的承接,中国的光电产业规模将会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也会得到不断优化。
    呈现“从沿海到内地梯度转移”的演变趋势。光电产业对资金、政策、土地、电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光电产业资源的再分配促使企业对光电产业的投资正逐步呈现“从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态势。一些经济比较发达、产业配套环境较好的内地城市,将最先承接到光电产业的转移,随着这些城市对周边的产业辐射力持续增强,区域的产业配套环境不断优化,将会进一步推动光电产业在内地的布局。随着这种辐射效应的不断拓展,光电产业的布局也将会呈现出梯度发展的态势。
    地方政府的意志将成为产业汇聚的推动力之一。对于我国光电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地方政府发展光电产业的强烈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集聚。政府在光电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承担的推动作用是由光电产业本身高技术、高投资的特征决定的,特别是对于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所承担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同时,王勇提出,国家对区域发展要加强规划指导,各区域之间要加强产业链协同。他说,虽然2010年国家出台了平板显示规划,但这个规划还欠缺对整个产业布局的规划。如果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仅仅从GDP考虑去发展高世代线,难免造成新的亏损,因此产业链整合、区域协同是未来光电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