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十大手机行业事件盘点

发表时间:2015/1/4 浏览:7654

标签:手机 所属专题:国产手机专题

时间就是那么匆匆,在我们唏嘘诺基亚消失,4G流量太贵,三星利润大幅下滑,索尼移动要淡出中国市场之时,转眼已到年末。在这一年,手机行业到底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值得我们一起回顾和记忆,不妨随小编的笔迹一起看看: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完成

2014年10月30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完成对摩托罗拉的收购,至此今年1月29日宣布的收购决议已完成,摩托罗拉正式成为联想集团旗下资产,联想将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运营摩托罗拉。此次收购完成后,摩托罗拉近3500名员工将加入联想集团,而联想则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对联想来说,收购摩托罗拉是其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摩托罗拉在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拥有丰厚的实力与市场积累,联想能够借助摩托罗拉的这一优势迅速开发欧美市场,展开布局。同时,摩托罗拉优秀的产品设计传统以及专利技术积累也为联想后续产品制造带来更多可能性。

而联想与摩托罗拉“喜结连理”也让国内的众多摩粉们兴奋不已,因为今年发布的新一代Moto X系列新机、Nexus 6以及Moto 360智能手表将借此“回归”中国市场。而摩托罗拉也将借助联想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实现其扭亏为盈的愿景。联想与摩托罗拉的强强联合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铁塔公司建立

7月18日,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俗称铁塔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铁塔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分别持有40%、30.1%、29.9%的股份,持股比例约为4:3:3。铁塔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铁塔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以及基建设备的代维。


 同时,铁塔公司还制定了未来三年的计划:到2014年底前,铁塔公司负责所有铁塔以及无源系统的新建工作,三大运营商要向其租赁;从2015年起,铁塔公司将陆续收编三大运营商的存量铁塔、机房及机房内的有源设备,同时逐步收编存量基站站址和所有室内分布系统;到2016年中期,完成“铁塔公司”向通信基础服务公司的转变。
铁塔公司建立有利于减少三大运营商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解决4G选址难的问题,加快4G网络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进入通信业。据悉,铁塔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建设约12万座基站用铁塔和相应机房,以及相关配套设备,预计将为三大运营商节约资金300亿元。

运营商降低补贴

今年,国内三大手机运营商逐渐降低终端补贴。中国移动表示将取消3G网络补贴;中国联通表示“将逐步取消终端现金补贴”;中国电信市场部则称,鉴于终端产业链欠完善,电信终端补贴还会延续,补贴总额将大大调低。


 运营商大幅降补,将有利于国产手机厂商的转型速度,让国产厂商竞争更趋向于市场化。它对跟运营商联系紧密的中华酷派影响最大。此前中华酷派主要依靠运营商渠道,制造符合要求的定制机,而不担心市场销售,现在运营商补贴大降后,手机业务无疑会受到冲击下滑。补贴降低之后,运营商渠道趋弱,传统手机厂商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向公开渠道和电商渠道倾斜。
对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华为今年下半年将砍掉80%的机型,走精品路线。中兴曾学忠也表示,将会砍掉一半以上的运营商定制机型。拥有电商渠道的小米和拥有自建社会化公开渠道vivo、OPPO受政策、环境的因素相对较小,预计可获从中受益。

虚拟运营商的起步和发展

虚拟运营商是2013年底国内通信行业出现的新元素,也为长期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主导的运营商格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俗一点来讲,虚拟运营商“移动转售”是由获得转售牌照的民营企业从三大基础运营商处“包干”部分通讯网络,通过自有计费系统、客服、营销和管理平台卖给消费者。


 截止到今年12月18日,共有五批共42家民营企业获得了移动转售试点业务牌照,并且在一年时间内,相继有多家企业正式发布其虚商品牌并在多个城市放号。到今年11月底,我国虚拟运营商总放号量达到110万张,其中联通与移动占比分别达到约80%与20%。2014年,我国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初现规模。
而虚拟运营商也确实为传统电信行业带来了更具创新的发展模式,来自互联网、电商、零售商等多个领域的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购物特权、游戏特权、移动健康管理以及流量经营等多种形式的业务。
不过虚拟运营商一年的发展并不顺利,110万的用户数距离真正盈利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来自虚商企业的内部人士曾表示,目前虚拟运营商放号基本上为成本倒贴的状况,真正实现盈利的前提是用户数量要达到千万级别。另外,国内42家虚拟运营商所获牌照仍为试点牌照,根据国外虚商发展的经验,到正式牌照发放的时候可能60%的虚商都将被市场淘汰。明年国内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状况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小米跃升全球第三

今年国内市场空前繁荣,国产手机厂商出现群体逆袭的现象,其中小米表现尤为突出。记得年初雷军表示小米2014年销量目标为4000万台时,就遭到用户纷纷吐槽,然而在3月雷军将其目标上调至6000万,目前已有消息显示,小米今年达成6000万目标已不成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度,IDC数据还显示,小米已超越华为、联想等厂商跃升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


 与此同时,位居全球最大手机厂商三星遭遇严峻挑战。今年第二季度,在国内市场长期霸占榜首的三星仅以9.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五,而国产品牌表现喜人,联想(12.5%)、小米(12.4%)、酷派(11.5%)、华为(11.4%)分列前四,加上列入榜单前十的VIVO、中兴、OPPO、金立,八个国产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7%。

另据三星公司三季度报告,三星净利润同比下滑达49%。据悉,这主要是由于在中国市场,它受到以小米为首的国产中低端手机激烈竞争,而在高端领域,由于苹果挺近大屏领域,三星S5和Galaxy Note 4也备受冲击,三星虽然推出金属边框设备和曲面屏设备,仍无法扭转急剧下滑的颓势。

新兴品牌涌现

随着小米以互联网思维在手机圈玩得风生水起,一些老牌国产手机厂商自然不甘自己地位受到挑战,因而一些模仿小米的新兴品牌也随之而生。金立和OPPO分别投资建立新的互联网品牌INUI和一加,酷派和华为建立了独立运营的子品牌大神和荣耀,而联想互联网子品牌神奇工场建立比较晚,刚注册不久,预计4月1日正式运营。另外,再加上老罗的锤子等新搅局者,手机圈颇为热闹。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一加、荣耀和大神表现抢眼。一加通过打造“不将就”精品和海外战略,获得不错的关注度,销量接近100万。荣耀在战略上紧追小米(包括红米),成绩斐然,一年出货量达2000万台。今天酷派大神声势也颇为浩大,销量稍逊荣耀。
IUNI虽然打出“以小米反小米”,以及为“有品青年”打造产品的口号,但是产品特点不够突出,再加上宣传和管理出现状况,销量一直不高,据说半年总销量也不超过5万部。而老罗备受争议的锤子手机由于错过黄金销售期,现在不得不大幅降价在夹缝中求生存。随着市场成熟,高性价比产品也更为丰富,未来的新兴品牌只有极具特色以及定位精准才有可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诺基亚品牌不再

诺基亚与微软的恩怨纠葛到收购交易完成的那一天仍然没有消弭。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交易完成之后,微软逐步开始了“去诺基亚”的一系列动作:所有Lumia设备将不再采用Nokia的标志,而以Microsoft替换,随后诺基亚Facebook、Twitter、国内新浪微博的账号名称也随之改变。

多年来存在于智能手机上的Nokia标志短期内将不再出现,这不免让一众诺粉们大感失望。不过根据微软与诺基亚签订的授权协议,微软使用Nokia标志的期限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而诺基亚曾在不久之前表示,其未来并不会放弃智能手机市场,并考虑通过品牌授权的形式继续手机产品的制造。
令人惊奇的是,诺基亚前不久携一款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Nokia N1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却也让人摸不清其套路。在Nokia品牌尚不能启用的这段时间,诺基亚似乎想从其他市场中寻求突破。
不管是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诺基亚所追求的更多的是其品牌价值的最大化。而诺基亚在品牌沉淀、技术积累和专利资源上的优势一直是保证其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未来诺基亚重返手机市场也不无可能。

小米印度遭禁售

2014年12月12日,由于法院裁定侵犯了爱立信的多项专利,小米公司在印度官网发表公开信正式宣布在印度停售小米手机。随后印度法院进行修改,表示除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手机产品(红米1S)仍可在2015年1月8日前销售之外,其他小米手机仍然禁止在印度销售与进口。


 印度禁售令对小米的国际化计划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此前小米借助红米等系列产品迅速打进新兴国际市场,而印度地区对小米国际化的计划来说意义重大,是除国内市场之外的第二大市场。面对禁售的阻碍,小米公司未来想要继续海外拓展,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而爱立信对小米侵权的指控也暴露了其在专利方面的短板。如果扩展到其他海外市场的范围,国产手机厂商面临的专利诉讼其实并不少见,除华为、中兴等几个专利技术积累较为雄厚的厂商,国产手机厂商在专利方面相对国际品牌来说仍然存在短板。未来国产厂商想要继续进行海外扩展,增加研发投入、注重知识产权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一加手机在印度也遭禁售,不过跟小米不同,据称这是因为印度厂商Micromax近期已跟CM团队签订了一份印度独家专有协议,而一加手机国际版使用的是CM定制系统。不过随后一加向法院申请表示,一加手机搭载的CM11S同Micromax使用的Cyanogen版本并不相同,目前该禁令已获暂时解除,德里高等法院表示会听证重审。

高通反垄断案

今年备受关注的高通反垄断调查尽管还未尘埃落定,但它无疑是是一件足以影响芯片厂商、手机厂商命运的大事件。
高通受到反垄断案调查,是因为该公司涉嫌滥用无线通信标准地位,过度收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机,除要支付高通芯片费用外,还要按照整机售价额外支付约5%至6%的专利授权费用给高通,这就是业界著名的“高通费”,而中国厂商利润非常低,2013年华为、中兴和联想的手机利润率分别仅有1.2%、-0.3%和0.4%。第二,高通通过交叉授权协议为使用高通芯片的中小厂商提供专利保护伞,这使得一些零专利的厂商也可以蓬勃发展,无形中损害了中兴、华为等一些在研发和专利进行大量投入的厂商的利益。另外,高通还存在专利歧视,对国产厂商收取比苹果、三星更高专利费用的情况。


 目前,有消息称我国政府对高通反垄断案的处罚一形成初步意见,处罚内容将涉及罚金、专利费调整、取消专利反授权三部分,现已上报国务院审批,有望本月底将对外公布结果。
如果高通“专利反授权协议”取消,落后和山寨厂商将会因成本增加而淘汰,中兴、华为等拥有专利和创新体系的厂商将在竞争中获利。同时,如果高通对中国的专利授权模式作出调整,势必也引起其他国家效仿,对高通施压,可能会影响到高通目前的高利润以及市场地位。

可穿戴设备普及

2014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呈爆发式增长,在市场上逐渐普及,有不少颇具特点的新品亮相。Apple Watch的发布,让可穿戴设备在技术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上更具先进性;而国内厂商小米科技推出的“廉价”小米手环(79元人民币),则最大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可传达设备走向普通大众消费市场。


 今年苹果、谷歌、摩托罗拉、微软等科技界大佬纷纷先后加入可穿戴市场,并且以手环、手表为主要开发的形式。有了大佬们的示范,可穿戴市场逐渐涌现出更多的创业公司与创业团队,造型与功能各异的可穿戴产品也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线。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动作,也吸引消费者将更多关注点放到可穿戴设备上来。
但是虽然可穿戴市场正逐渐壮大,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产品在功能与外观设计方面依旧面临同质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功能强大、工艺设计优秀的智能手机、手环产品在价格上并不具备优势,而小米推出仅有79元的手环之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逐渐呈现“白热化”趋势。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