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讯中心
  2. 行业新闻
  3. 详细内容

手机厂商及供应链研发可折叠手机的进展

可折叠手机的市场近况如何呢?除了前些日子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正式宣布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正式发布以原型机L type平板手机为代表的可折叠手机外,年初的时候华为也在相关场合表示,将于今年的11月份左右正式量产相关可折叠手机,当时也正好是京东方和柔宇正在送样给华为测试其可折叠屏幕,因此外界猜测华为的首款可折叠手机,极有可能由京东方或柔宇供应屏幕,当时柔宇送样的为7.8英寸柔性OLED显示屏,京东方送样的则为8英寸的柔性OLED显示屏。

不过,从相关供应链传出的消息显示,除了深天马与摩托罗拉的可折叠手机项目,在柔性OLED面板进度上有所突破外,其余的面板企业,都还在对可折叠的柔性OLED面板进行核心部分的材料优化,到目前为止,还达不到量产技术水平。

近期据产业链传出的消息称,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采购主管密切造访三星韩国总部,了解三星的可折叠OLED屏幕的技术成熟度与量产时间。这是这些厂商与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进行可折叠OLED面板进展状况进行勾通后,再次进行的统一行动。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竞争,开始进入到头部前五厂商之间的较量。而这种市场集中化之后导致的结果,除了让供应链资源也集中到这些厂商的供应商手里,让大量的中小型供应商的生产工厂倒闭关门外,还有就是让与手机核心功能创新相关的技术,也成了由少数的几个供应商所把控。

其中,中国国产品牌今年集中进行的几个微创新功能,如升降镜头、全面屏面板、人脸识别软件、屏下指纹芯片、柔性OLED面板、3D玻璃盖板等资源,都集中由行业里的一到两个供应商主导。

这也让中国排名靠前的几个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在选择供应商或寻找新的创新技术来源时,越来越限制在少数的几个厂商手中,所发布的产品功能也日趁同质化,竞争形势也变得更加直接。同样,在可折叠OLED显示面板的技术与资源上,如果国内的面板企业无法做到正常供货,或者供应资源有限的话,那么大家集体去三星那求援,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据了解相关内情的人士表示,三星原则上同意在现在为中国国产品牌提供硬式OLED显示屏的A2、A3面板线上,进行可折叠OLED显示屏的试制,并对相关的产能规划进行适度调整,以满足中国国产品牌厂商的需求,其中华为、OPPO、小米将会是第一批在A2产线上进行开模的手机品牌厂商,而最早研制可折叠手机的摩托罗拉,以及长期测试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的vivo,则将视前面这些厂商的产品效果,再做决定,是不是也开始从三星采购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

不过,三星很可能不会把A3产线的产能拨付给中国的品牌手机厂商使用。三星一直在A3产线上试制自己的可折叠手机显示屏,采用的是Y-OCA触控技术,相关的生产设备,也针对Y-OCA触控技术进行过优化。

因此三星目前能提供给中国国产品牌手机厂商使用的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将是A2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不带触摸功能柔性OLED产品,有可能还需要中国国产手机品牌厂商自己寻求外挂式可折叠柔性电容触摸屏产品来配套。

目前手机厂商研发的可折叠手机,都是带转轴的局部折叠手机,并不是完全任意折叠的柔性化手机。因此可折叠手机除了在显示屏和机壳部分需要进行可折叠处理外,其它的基础元器件,并不需要进行重度开发可调整。也就是说,这种局部可折叠手机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集中在了攻克可折叠显示屏技术上面。

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的关键技术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柔性OLED显示屏的本体,从显示屏的材料材质到器件结构,要能适应可折叠特性,其中主要是OLED显示屏基板材质的可挠性和组成OLED显示屏驱动线路材质耐反复弯折性能。前面提到的国产面板厂商还处在对柔性OLED显示屏的核心材料特性优化上,主要就是优化组成OLED显示屏驱动线路材质。

另外一个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的关键技术,则是与显示屏相匹配的触摸屏技术。为了实现整个手机转轴处的局部弯折特性,需要与显示屏相匹配的触摸屏,也能在这个部位实现与显示屏一样的可弯折物性,并且还需要触摸屏在该可折叠部位,能承受显示屏弯折时,因曲率半径变化所带来的额外拉伸与压缩等内部应力作用。

三星为了克服柔性OLED产品的生产良率与产品品质,研发出了独特的Y-OCA内嵌式触控柔性OLED显示屏,其核心技术就是把相关的触控层,制作在了OLED的表面封装层的上、下两个附加层上,不但降低了显示器件的厚度,也让触控层具备了与柔性OLED本体一致的器件特性,可以同时承受柔性OLED显示屏在受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变化。

不过由于Y-OCA柔性OLED产品的产能十分有限,三星在自己的旗舰机型上,都还不能完全装置上配有Y-OCA的柔性OLED显示屏,因此三星表示明年的Y-OCA的柔性OLED显示屏产能,很难对中国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开放。

三星曾一度修订Y-OCA制程,把其制作工序转移到原来生产TFTLCD面板的L-7产线上,以提高其生产效率与产能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三星并没有真正实施,L-7产线目前主要的功能,还是配合A2、A3产线,生产硬式OLED的on-cell触控传感器,并且产量也不高,至少现在还没有满足到中国国产手机品牌厂商的需求。

在可折叠外持式触摸屏上,主要的技术提供方有三家,一是国内的欧菲科技,具体的技术细节可能由于不太成熟,并没有对外公布;另外两家就是台湾的触控双雄TPK宸鸿和GIS业成。

TPK宸鸿的技术是采用外挂式纳米银可折叠触摸屏,目前已经经过了相关终端厂商的测试,进入到了产品特性匹配阶段;而GIS业成的技术,则是在OLED 的偏光片上做文章,把触控功能制作在偏光片的上、下两层,并集成了可折叠的保护膜层,直接作为盖板层使用。

从行业得来的相关数据显示,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产品中,三星优化过的LTPS TFT基板技术与Y-OCA触控技术匹配性能最好,量产化实现程度最高;柔宇则还在印刷式TFT基板与真空溅镀氧化物基板上试制,很可能最后将以印刷式TFT基板推广之名,行量产用真空溅镀氧化物基板之实;深天马和京东方采用优化过的LTPS TFT基板技术,外加单层on-cell触控技术与外挂式可折叠触摸屏技术,目前正在送样测试的,主要还是采用外挂式可折叠触摸屏技术。

而在可折叠手机的柔性盖板材料上,目前手机终端厂商除了重新设计相关UI界面,尽可能的避开在局部可折叠部分进行相关的触控操作外,有终端人士表示,甚至最后将有可能会把可折叠部分区域的触控功能完全禁用,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分区镀膜的方式,增加不可折叠部分的柔性盖板表面硬度,提升其抗划伤能力,同时降低可折叠部分的表面硬度,提升其柔性以提升可弯折次数;二来通过分区触控模式,禁用可折叠部分的触控功能,则完全避免了触控功能在反复折叠时的失效。

品牌手机厂商推出局部可折叠手机产品是十分认真的,因为目前这种带转轴的局部可折叠手机除了可以借用以前翻盖功能机时代的设计理念与生产模式外,实际上在处理可折叠显示屏与机壳上的尝试,整个行业也积累了很多实验数据。而在行业最开始试水可折叠手机时,也只能在少量的高端机型上采用,整个产业链完全有足够的资源来打磨这些数量有限的产品。

从相关供应链传出的信息显示,可折叠手机的上市场可能要超出华为的预期,很难在今年11月份实现量产,行业真正量产可折叠手机的时间,将会在明年的2、3月份左右,但不排除华为提前在今年11月份发布相关产品。

另外,如果中国的OLED面板厂商产能释放进度不如人意的话,三星明年最多只会供应中国国产品牌厂商100~150万片可折叠柔性OLED面板,除非三星的A2产线在生产可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时的良率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否则三星还需要有足够的硬式OLED产能份额,来平衡这条产线的收益。

到了2020年,随着行业对可折叠手机的认知更加成熟,相关产业链的配套成本也降了下来,中国的OLED面板厂的技术也开始成熟,为了支撑一个新的手机品类,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的出货数量将达到400~500万片,最终在2020年左右形成一个年出货量在1000万片的稳定市场。

再往后,可折叠手机会朝哪个方向发展,目前行业并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支撑相关的预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支持5G网络与显示内容的芯片技术到了物理极限后,行业到底是对芯片的架构进行执行效率创新,还是对芯片材料的物理模型进行原理颠覆突破。如果只是前者的话,目前的手机技术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将会维持当前智能手机的产业状态;如果是后者的话,如果把新的芯片技术扩散到整个手机产业链上,或许整个智能终端的产业形态,都将完全改变,现有的手机零组件生产技术也许到那时将会全部消失,相关厂商也不再存在。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 后发表评论。
张浩亮 评论于 2018/9/3 21:16:04
太好了,有些人会很高兴的,呵呵。
赵彦朝 评论于 2018/9/3 14:31:48
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这个平台不错。
张旭 评论于 2018/9/3 12:16:53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把产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