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机器人解困压力重重的“中国制造”
近一两年,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如何利用机器人为制造业解困并向“智造”升级?珠三角地区的经验对中国这个“制造大国”有着特别的样本意义
王东升:引领中国制造业出路和未来
如果对工业演进史进行细分,从1760年至今,人类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电气革命和计算机革命。目前我们正迎来第五次工业革命,即新工业革命,其影响将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尽管业界和专家学者对工业演进史分法不同,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描述大同小异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将为“中国制造”正名
11月18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近几年取得的进步众所周知,而科技博客thenextweb日前撰文表示,小米、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正努力消除“中国制造”这几个字给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印象
中国制造商夺取全球智能手机20%份额
随着中国平价手机的大批量投产和热销,中国手机制造商成功抢占了全球品牌手机1/5的销售额
富士康是了解中国制造业走向的窗户
据报道,在内地拥有120万名员工的台湾代工企业富士康,正寻求美国公平劳工协会的帮助,培训员工投票选举工会代表。
“山寨机”没落警醒中国制造
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这里曾云集了2000多家与手机相关的商铺,通过低成本模仿主流手机产品的外观或部分功能,制造出大量廉价低端手机,销往国内乃至出口世界各地。华强北也因“山寨”手机卖场扎堆而被戏称为“山寨一条街”。
智能时代使中国制造面临“双重危机”
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一是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原有的产业链条被打断;二是智能时代某些可用机器的制造业回流到美国。
富士康暴动凸显中国制造企业困境
富士康科技集团的一家工厂在上周末发生暴动,造成至少40人受伤,数千名警察在本周一出动,维持秩序。分析师指出,此次富士康工厂发生的骚乱充分反映出当前中国制造商面临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是工人的难以驾驭,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放缓对业绩造成的挤压
“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为何那么难?
中国的加工企业正在为其素来对品牌的轻视而付出代价。由于没有品牌和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加工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利润薄得可怜。
机器人武装“中国制造”开拓产业竞争新领域
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正在“变形”。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将投资千亿元在山西晋城等地建设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并要把工业机器人产能从2011年的1万台扩充至100万台。而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富士康在内地雇佣工人的数量顶峰时期曾超过100万人
中国制造成本渐长富士康向印尼转移
不断压低iPad和iPhone成本的压力,促使全球最大的合约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将目光从中国转向了印尼。
2016年中国制造业IT支出将达167亿美元
2012年7月4日消息,根据IDC《亚太区(不含日本)制造业IT支出2012-2016年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IT支出预计将从111.7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67.6亿美元,2012到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0.68%。
苹果不得不在中国制造产品的另一原因:稀土元素
有关消息除了中国劳动力廉价,苹果不得不在中国制造产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稀土元素。虽然廉价的劳动力和缺少环境监管也是苹果选择在中国制造产品的主要原因,但苹果在旗下很多产品中使用的稀土元素也使将工厂转移至其他国 家变得非常困难。
“中国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分析
“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我国已经有220余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仍未摆脱产品多为中低端、高端设备大量进口、核心技术自给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困惑。”
中国制造订单慌用工荒 决战欧债危机
近日,全球主要评级机构惠誉把希腊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级至C,即最低投机级评级。进入龙年,欧债危机仍在持续发酵,迟迟未能解决的危机牵动着众多外贸企业的心。日前,广州、东莞、阳江等城市,在“世界制造业基地”感受到了凛冽的寒风。